时间: 2024-11-13 15:46:31 | 作者: 粗中碎设备
不同於一般中學,作為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新穗學校在全市范圍接收初中階段具有心思及行為偏常、家庭難管、學校難教的不適宜在一般中學就讀的學生。
“教育轉化的過程是漫長的,對於專門教育教師來說更是如此。”馮少榮說道,近15年的教育教學路途並非一帆風順,卻有值得堅持的理由。
站姿、坐姿、齊步走、軍體拳……新學期伊始,廣州市新穗學校內,鏗鏘洪亮的口號聲此伏彼起,“弘志班”的15名新生在班主任馮少榮帶領下,精力十足地開始一天的軍訓。
“第一周,我們選擇不讓學生相互沟通,同時也隔離他們和爸爸妈妈、原來的人際關系。”馮少榮解釋,生疏的環境,嚴格的訓練,是重塑學生品格的必要條件。
“我們這裡的學生都是由於打架斗毆、偷竊、有心思問題等多種復雜的原因被公安機關、一般學校,或是家長送來的。”馮少榮介紹,
面對學校半封閉式、准軍事化、寄宿制的特殊教育管理模式,學生一開始往往十分抵抗。
為了把握每個學生的情況,作為體育老師和班主任,馮少榮不僅負責學生們的訓練和學習,還要和他們同吃同住。“我就睡在他們近邻,哪個學生有情況,哪些學生發生对立,我都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馮少榮說。
作為專門教育教師,馮少榮覺得有個別人沒有的經驗“優勢”。“在我初二、初三的時候,身邊有些同學的行為有些偏常,我也出現了厭學、背叛心思。好在有爸爸妈妈、老師的關心引導,我最終考上了陝西師范大學。”這份曾經的“感同身受”,讓馮少榮和學生們的心思距離縮短了不少。
日常工作中,除了“老師”,馮少榮還要無縫切換“家長”“朋友”等多種人物。“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是万能人才。從體能訓練到剪頭發、縫衣服,他們都能勝任。”談起學校的老師,新穗學校校長葉愛科很是驕傲。
馮少榮向記者回憶道,曾經學生鄭某(化名)在打籃球時跌倒骨折,腿疼得走不了路,當時正趕上放假,但鄭某的家長並未來接他,擔心耽誤病况,馮少榮給鄭某家長打電話說明情況后,就騎著電動車把鄭某送到了醫院。
從檢查、拍片、打石膏,到清晨把鄭某送回家,馮少榮忙活了一晚上。“家長十分信赖我,我必定要把孩子安全帶回去。”馮少榮說道。
家長的协作,是專門教育順利開展的重要一環。“學生畢業三年內,我們會持續了解他們的情況。”葉愛科表明,现在,學校正在籌備家长教育名師工作室,持續加強家长教育宣傳。
“老師好!”臨近正午,記者跟隨馮少榮走在校園裡,時不時有路過學生大聲問好。食堂裡,學生們排隊打好飯,等候老師和同班同學一同開飯。
“每個孩子都有尚待发掘的潛力和改變的或许性。”馮少榮介紹,這些承受專門教育的學生或许學習成績一般,但是在技术、情商上可謂各有所長。
“有一次,學校組織學生到科技館參加社會實踐,遇到館門口有學生在玩游戲,我們有個學生隻用了十幾分鐘就贏光了一切游戲卡。對方著急時,他又提出可以用零食換回。等我們的帶隊老師發現時,他已經和同班同學共享了一切零食,整理干淨了殘渣、包裝袋。”一旁,新穗學校副校長師苗偉補充道。
馮少榮教出的學生裡,有考上一般高中的,有小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多數都回歸了社會。“我2021年時帶的學生歐陽某(化名),最近回學校來看我了。”馮少榮告訴記者,臨近教師節,陸續有學生回校探望。
馮少榮講起,歐陽某當初因違法被公安機關送來學校。兩年后,歐陽某從新穗學校畢業。馮少榮介紹,畢業后,歐陽某來看了自己3次。第一次見到他時,馮少榮表揚他沒有坐牢。第2次見到他時,他主動告訴馮少榮,他很好,沒有坐牢。“這次他來,我們都沒有聊起這個工作了。我想,他已經成熟了,有了其他的人生寻求,而不僅僅是‘不坐牢’。這種時候,我感覺一切支付和尽力都是值得的。”馮少榮欣喜地說。
1997年树立的廣州新穗學校是廣東省專門教育發展的一個縮影。馮少榮記得,剛入職那年,5000個報名的學生學校隻接收了80人。
這種局势正在持續改觀。廣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末,廣州市將新增一所專門學校,同時深化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逐步形成分級分類、動態管控、全鏈條、高質量專門教育服務體系。
“結合政府部門的要求,我們考慮開設一個專門教育的短期班,給沒有入學新穗學校但有意向的家長和孩子供给更多體驗的機會。”葉愛科說。
專門教育建設之路道阻且長。“當學生走入迷路時,我期望能做一個引路人,帶他們走出迷霧,找到方向。”馮少榮說。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